您当前的位: 首页 > 行业数据 >

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融合发展 当前时讯

来源:经济日报 2023-07-03 11:01:25


(相关资料图)

金观平: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融合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是我国经济的一大优势。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还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为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

产业体系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从资源要素看,表现为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产业结构看,表现为一二三次产业以及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要高质量协同发展;从空间布局看,表现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宽而不深;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衔接还不够,存在区域化、碎片化问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不够。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更好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

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要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的全生命周期谋划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谋划发展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生产与服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体系整体质量和效率。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要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水平。

强化区域间的协调联动。当前,部分地区存在争相发展同类产业造成同质竞争和产能过剩等问题,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化改革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健全产业跨地区转移相关机制,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加快形成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合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关键词:
家电经销商为谋生路“七十二变” 卖车卖酒为多触点获客

家电作为家庭主要的大宗消费,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向和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逐步走出了震荡调整周期,在新的基础上迈出了高质量发展

2022-08-08
中国电信首发天翼量子高清密话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该产品采用国产

2022-05-16
郑州发布96号通告: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6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

2022-05-16
点赞!郑州市这些家庭和个人上榜了!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共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

2022-05-16
今日,周口项城有序恢复中心城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项城市中心城区和郑郭镇11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5月16日零时起,

2022-05-16
郑州各公园广场加强游客戴口罩管理

根据《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

2022-05-16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